当前位置:主页 > 宣传教育 > 基地活动 >

【精彩回放】商报小记者走进“自然”,了解中国的农业文明

发布时间:2018-10-19 10:51    浏览次数:
       “斗蛐蛐!斗蛐蛐!你们只听过斗蛐蛐,可真正的斗蛐长什么样子呢?”在中原农业博物馆门前,就有商报小记者掩饰不住兴奋劲,“在学校看见过老师拿的标本,还不知道咋制作标本的。”带着疑问,河南商报小记者们走进了他们眼中特别神秘的中原农业博物馆,探索动植物标本。
        在农业文明厅前,小记者们围着博物馆的讲解员老师,
讲解员老师指着大厅前墙上的地图,给小记者们讲解道,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泉,而中原地区是华夏农业文明的主要发源地。“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、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、农业思想的丰富与完善,均与河南密切相关”。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耕文明,随着时间的发展,不短进步,在讲解员老师的讲解下,河南商报小记者感受到了古老的中原农业文明。
        随后,河南商报小记者又参观了昆虫王国厅、鸟类世界厅其他两个展厅。据了解,中原农业博物馆目前收藏有植物标本10万多份,收藏有昆虫标本15万余号,收集有动物标本3000多件。
       看到这么多制作精美的标本,小记者们直呼“太神奇了”!有小记者对此感到很好奇,赶紧拿出笔和本记录下来。
       “到处都是昆虫,它们咋这么多?”“这么多的昆虫,它们都是咋进食 ?”河南商报小记者提出来自己的疑问,一到夏天就会听到各类昆虫的叫声,尤其是蛐蛐比较多。“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别强。”易老师告诉河南商报小记者,为什么它们适应性强,因为他口器多样,能够适应不同食性、不同的环境。
       在参观的过程中,看到制作好的标本,有小记者凑上去细致观察,当工作人员告知其很多都是珍贵的标本时,在场的小记者都惊呆了。
      “这种活动很有教育意义,原来身边还有这么多昆虫。”家长们表示让孩子从小了解身边的事,对他们成长有很大帮助。